-
04-24
三秦远古生物化石展厅建成开放
4月22日,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三秦远古生物化石展厅正式开幕。该展厅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主办,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陕西自然博物馆承办。展厅以系统性收藏、研究与展示三秦古生物化石为核心,是集科研、科普、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公共平台,展厅的建成标志着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利用迈入新阶段。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天雄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秋雯,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蒋波出席开幕式。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事业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陕西自然博物馆主要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部分中学生代表近200人参加开幕仪式。
查看更多 -
04-17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走进西安南开高级中学举办科普进校园活动
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携手西安南开高级中学,于4月15日举办了“地球演化的见证者—化石和矿石”地学科普活动。活动旨在拉近同学们与地球科学的距离,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查看更多 -
03-18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争做秦岭生态保护卫士”主题科普活动
在西安市第十二个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周即将来临之际,为增强青少年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3月17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在西安雁塔铭城小学举办了“争做秦岭生态保护卫士”主题科普活动。活动通过知识讲座、有奖问答以及矿石标本观察等丰富多样的环节,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秦岭的生态价值与保护意义,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查看更多 -
03-12
陕西省2024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审查会圆满召开
2025年3月5日至7日,陕西省2024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审查会在西安市召开,会议由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主办,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承办。省自然资源厅矿保处副处长黄佳岗主持会议,省自然资源厅矿保处处长王德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负责人及有关技术专家和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查看更多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地质专家对南郑马元-白玉铅锌矿带进行野外考察
发布日期: 2004-08-19 作者: 来源: 浏览数:1674
我院承担开展“陕西省南郑县马元—白玉铅锌矿评价”项目,找矿取得重大突破,2004年8月4日—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地质专家对南郑马元—白玉铅锌矿带进行野外考察。
本次考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主办,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和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承办,参加单位有陕西地矿局、福建地矿局、甘肃地调院、湖北地调院等。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陈仁义、薛迎喜,陕西地矿局宋小文,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杜玉良、李智明,陕西地调院的齐文、王小平、董王仓、侯满堂等,甘肃地调院的叶得金、李通国,湖北地调院李金平等一行30余人参加考察。
我院十分重视此次野外考察工作,院长齐文预先作了周密详尽的安排部署,无论从资料的准备、汇报、野外考察路线的选择以及考察团的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对考察的每一个细节也都作了精心的策划和具体安排。考察过程中,首先,由院副总工程师董王仓、侯满堂向考察组汇报了陕南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总体工作部署研究和南郑县马元—白玉铅锌矿资源评价工作项目的进展情况。然后,考察组进入矿区实地考察,野外重点考察了楠木树矿段、冷青坡矿段。一方面,针对重要地质现象、典型矿床地质、矿石特征,选择重要控矿工程TC16、PD2、 PD3平硐和ZK001钻孔、ZK002钻孔岩矿心。另一方面,就震旦系灯影组地层结构、岩石组合、矿化特征以及其与围岩接触关系主要地质现象,进行了路线考察。结束之际,考察组一致认为:
1、大胆使用重型工程。从找矿过程看,平硐、钻探工程的大胆使用是找矿重大进展的关键之一。以前多个地勘单位曾断续在区内开展过铅锌矿找矿工作,发现了多处铅锌找矿线索,但由于地表氧化品位低,矿化类型不清,区域对比不够,未取得找矿突破。本次工作,采用地质、物化探、槽探、硐探(PD2、PD3)钻孔(ZK001、ZK002)手段,圈出多条锌矿体,实现了地质找矿的重大进展。
2、类型典型,资源潜力巨大。经有关专家、学者考察及初步分析,认为产于震旦系中的南郑马元铅锌成矿带内铅锌矿成因类型属密西西比河谷型(MVT)。这类矿床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前景。矿床成因类型的初步确定,预示了本区寻找大型、超大型铅锌矿是可能的,为矿产评价工作指明了方向。初步预测铅锌资源量在700万吨以上。
3、综合手段评价矿产行之有效。从本区铅锌矿找矿重大突破的过程看,采用地质、物化探、槽、硐、钻探等综合手段评价矿产资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质量是前提和基础。资源评价工作野外质量也要在找矿工作中引起足够重视,工程质量是出成果的前提和基础。
5、综合分析,宏观把握。过去前人已发现了多处铅锌找矿线索,这次首先从地层、构造、矿化类型等方面将各矿(化)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带”的概念,在资源评价中找矿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
6、攻深找盲大有作为。从南郑马元铅锌成矿带的发现看,有一定矿产工作程度的地区,找矿难度较大,但并非无矿可找,只要找矿思路清晰,方法正确,就有可能在地表弱矿化之下找到富矿、盲矿,取得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考察。考察工作抓住要点,有的放矢,特别是对代表性强的点进行详细考察,整个考察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考察,为长期从事野外一线矿产勘查的技术人员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大家充分交流经验,开拓了思路,提高了认识,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好铅锌矿的勘查工作及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物化探勘查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评价部
二00四年八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