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04-24
三秦远古生物化石展厅建成开放
4月22日,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三秦远古生物化石展厅正式开幕。该展厅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主办,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陕西自然博物馆承办。展厅以系统性收藏、研究与展示三秦古生物化石为核心,是集科研、科普、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公共平台,展厅的建成标志着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利用迈入新阶段。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天雄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秋雯,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蒋波出席开幕式。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事业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陕西自然博物馆主要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部分中学生代表近200人参加开幕仪式。
查看更多 -
04-17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走进西安南开高级中学举办科普进校园活动
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携手西安南开高级中学,于4月15日举办了“地球演化的见证者—化石和矿石”地学科普活动。活动旨在拉近同学们与地球科学的距离,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查看更多 -
03-18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争做秦岭生态保护卫士”主题科普活动
在西安市第十二个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周即将来临之际,为增强青少年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3月17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在西安雁塔铭城小学举办了“争做秦岭生态保护卫士”主题科普活动。活动通过知识讲座、有奖问答以及矿石标本观察等丰富多样的环节,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秦岭的生态价值与保护意义,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查看更多 -
03-12
陕西省2024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审查会圆满召开
2025年3月5日至7日,陕西省2024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审查会在西安市召开,会议由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主办,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承办。省自然资源厅矿保处副处长黄佳岗主持会议,省自然资源厅矿保处处长王德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负责人及有关技术专家和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查看更多
《西安市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报告通过审查
发布日期: 2010-04-14 作者: 来源: 浏览数:940
2010年4月2日,《西安市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报告审查会议在西安顺利召开。省发改委规划发展处、省国土资源厅、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省农业厅土肥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陕西省地矿局的专家领导与会。
项目组详细的汇报了调查报告的主要成果,专家组对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经广泛交换意见后认为:①《调查报告》运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理论、方法、技术。在调查数据综合整理的基础上,编制了测区系列地球化学图,经过系统的统计研究基本查清了西安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场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开展土地整理、环境评价、基础地质研究等领域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②测区内圈定表层单元素异常842个,归并综合异常65处。圈定深层单元素异常366个,归并综合异常47处,分析总结区域地球化学场空间分布特征及综合异常的展布规律,将测区划分为八个地球化学区;③根据农业部土壤养分元素及有益元素丰缺标准,对区内土壤肥力元素的丰、缺及具体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在调查阶段对土地质量评价作了有效尝试;④统计计算了西安地区土壤的碳、氮、磷、硫的丰度。与国内有统计结果的省份比较,陕西省的土壤碳丰度相对较低。科学的“耕作管理措施”可以调节农田土壤碳循环、降低CO2排放、减少全球气候增温效应及缓解环境恶化;⑤在三原—大荔县、华县—华阴县、周至—户县等地区发现富硒区域,面积约683.321平方公里。富硒区土壤地质地理环境相对良好,应进一步研究为本区建设小麦和蔬菜等富硒作物的生产基地提供依据;⑥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对西安地区土地质量进行了地球化学初步评估。发现土壤大面积为良好以上级别,耕作层土地质量总体质量良好。该评估成果可为西安地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指导科学合理施肥及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提供基础地球化学依据;⑦利用土壤地球化学资料在隐伏断裂推断、地热田预测及考古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拓宽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应用领域。
尹宗义、张高峰供稿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日
项目组详细的汇报了调查报告的主要成果,专家组对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经广泛交换意见后认为:①《调查报告》运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理论、方法、技术。在调查数据综合整理的基础上,编制了测区系列地球化学图,经过系统的统计研究基本查清了西安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场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开展土地整理、环境评价、基础地质研究等领域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②测区内圈定表层单元素异常842个,归并综合异常65处。圈定深层单元素异常366个,归并综合异常47处,分析总结区域地球化学场空间分布特征及综合异常的展布规律,将测区划分为八个地球化学区;③根据农业部土壤养分元素及有益元素丰缺标准,对区内土壤肥力元素的丰、缺及具体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在调查阶段对土地质量评价作了有效尝试;④统计计算了西安地区土壤的碳、氮、磷、硫的丰度。与国内有统计结果的省份比较,陕西省的土壤碳丰度相对较低。科学的“耕作管理措施”可以调节农田土壤碳循环、降低CO2排放、减少全球气候增温效应及缓解环境恶化;⑤在三原—大荔县、华县—华阴县、周至—户县等地区发现富硒区域,面积约683.321平方公里。富硒区土壤地质地理环境相对良好,应进一步研究为本区建设小麦和蔬菜等富硒作物的生产基地提供依据;⑥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对西安地区土地质量进行了地球化学初步评估。发现土壤大面积为良好以上级别,耕作层土地质量总体质量良好。该评估成果可为西安地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指导科学合理施肥及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提供基础地球化学依据;⑦利用土壤地球化学资料在隐伏断裂推断、地热田预测及考古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拓宽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应用领域。
尹宗义、张高峰供稿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