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04-24
三秦远古生物化石展厅建成开放
4月22日,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三秦远古生物化石展厅正式开幕。该展厅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主办,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陕西自然博物馆承办。展厅以系统性收藏、研究与展示三秦古生物化石为核心,是集科研、科普、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公共平台,展厅的建成标志着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利用迈入新阶段。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天雄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秋雯,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蒋波出席开幕式。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事业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陕西自然博物馆主要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部分中学生代表近200人参加开幕仪式。
查看更多 -
04-17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走进西安南开高级中学举办科普进校园活动
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携手西安南开高级中学,于4月15日举办了“地球演化的见证者—化石和矿石”地学科普活动。活动旨在拉近同学们与地球科学的距离,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查看更多 -
03-18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争做秦岭生态保护卫士”主题科普活动
在西安市第十二个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周即将来临之际,为增强青少年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3月17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在西安雁塔铭城小学举办了“争做秦岭生态保护卫士”主题科普活动。活动通过知识讲座、有奖问答以及矿石标本观察等丰富多样的环节,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秦岭的生态价值与保护意义,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查看更多 -
03-12
陕西省2024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审查会圆满召开
2025年3月5日至7日,陕西省2024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审查会在西安市召开,会议由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主办,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承办。省自然资源厅矿保处副处长黄佳岗主持会议,省自然资源厅矿保处处长王德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负责人及有关技术专家和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查看更多
《陕西南郑县马元-白玉铅锌矿资源评价》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发布日期: 2004-03-31 作者: 来源: 浏览数:1777
评价区位于陕西省南部川陕交界的南郑县白玉乡。其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块北部边缘的汉中—米仓山台隆区。主要出露中--晚元古界火地亚群中、深变质火山碎屑岩(基底)及上震旦统—寒武系碳酸盐岩—碎屑岩(盖层)地层。近东西向展布的米仓山大型复式背斜奠定了区内基本构造格架:其核部出露基底地层及晋宁—澄江期中酸性、基性杂岩体,南北两翼分布上震旦统—寒武系沉积盖层。区域地球化学测量(1:20万、1:5万)圈出一系列Pb、Zn、Co、Cu元素异常,其总体呈条带状沿沉积盖层出露部位分布。
2003年在该区部署安排了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经初步工作认为:矿化带规模较大,走向延长60余千米,宽一般30—120米,最宽达200米;铅锌矿产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层中,严格受该层位上部具溶蚀构造的角砾状白云岩层控制;铅锌矿化分段富集于矿带的南、东、北部有利成矿部位(见铅锌矿带分布图),目前已初步圈出铅锌矿体十余条。矿化带及矿体主要特征如下:
(一)南矿化带
分布于孔隙沟-朱家河-大院里-楠木树-九岭子-香树坪-尖硐子沟一带。长大于20公里,宽20-120米。南西西-北东东走向,倾向南南东,倾角40°-65°。从西向东可分为朱家河-大院里、楠木树、九岭子-香树坪、尖硐子沟等4个矿段。经地表稀疏探槽控制,初步圈出铅锌矿体6条、锌矿体4条,其中铅锌矿体长50—570米,厚1.3—5.29米,含Pb3.21—29.14%、Zn2-8%;锌矿体长270—2000米,厚1.6—28.4米,锌品位1.5-26.4%,平均5.6%,矿体控制斜深250米。其中南木树矿段1300米、850米两个标高施工的PD2、PD3平硐均见工业矿体,矿体厚度大,最大达28米,矿化好,Pb+Zn5—30%,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二)东矿化带
分布于麻地坪-九湾子-大火地-南岸山一带。长大于30公里,宽20-200米。近南北走向,倾向东,倾角20-40°。经踏勘性工作,带内已发现多处铅锌矿点,矿体厚0.8-8.0米,初步分析含Pb9.5-11.74%,Zn1.49-1.58%。有待进一步开展工作。
(三)北矿化带
分布于西河-麻地坪一带。长大于10公里,宽10-100米。南西西-北东东走向,倾向北北西,倾角30-50°。经踏勘在西河附近小梁上发现宽约10米的铅锌矿化角砾岩带。目前还未对其作进一步工作。
区内铅锌矿矿石构造以角砾状为主,局部为块状、脉状、网脉状。角砾成份较单一,主要为白云岩和硅质白云岩,砾径一般5-100㎝,最大者达3米以上,未见明显蚀变现象;胶结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重晶石、萤石、沥青质及白云岩粉沫等成份。矿石矿物主要有闪锌矿、菱锌矿、方铅矿,少量黄铁矿,辉银矿。
本区铅锌矿化特征与其西南侧同处扬子地块边缘的四川天宝山、大梁子大型铅锌矿床的产出层位、含矿岩石及矿化特征相似,可同密西西比式铅锌矿床对比。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带规模大,矿化类型好,含矿层位区域延伸范围广,具良好的找矿前景。(资源评价部供稿)
2003年在该区部署安排了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经初步工作认为:矿化带规模较大,走向延长60余千米,宽一般30—120米,最宽达200米;铅锌矿产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层中,严格受该层位上部具溶蚀构造的角砾状白云岩层控制;铅锌矿化分段富集于矿带的南、东、北部有利成矿部位(见铅锌矿带分布图),目前已初步圈出铅锌矿体十余条。矿化带及矿体主要特征如下:
(一)南矿化带
分布于孔隙沟-朱家河-大院里-楠木树-九岭子-香树坪-尖硐子沟一带。长大于20公里,宽20-120米。南西西-北东东走向,倾向南南东,倾角40°-65°。从西向东可分为朱家河-大院里、楠木树、九岭子-香树坪、尖硐子沟等4个矿段。经地表稀疏探槽控制,初步圈出铅锌矿体6条、锌矿体4条,其中铅锌矿体长50—570米,厚1.3—5.29米,含Pb3.21—29.14%、Zn2-8%;锌矿体长270—2000米,厚1.6—28.4米,锌品位1.5-26.4%,平均5.6%,矿体控制斜深250米。其中南木树矿段1300米、850米两个标高施工的PD2、PD3平硐均见工业矿体,矿体厚度大,最大达28米,矿化好,Pb+Zn5—30%,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二)东矿化带
分布于麻地坪-九湾子-大火地-南岸山一带。长大于30公里,宽20-200米。近南北走向,倾向东,倾角20-40°。经踏勘性工作,带内已发现多处铅锌矿点,矿体厚0.8-8.0米,初步分析含Pb9.5-11.74%,Zn1.49-1.58%。有待进一步开展工作。
(三)北矿化带
分布于西河-麻地坪一带。长大于10公里,宽10-100米。南西西-北东东走向,倾向北北西,倾角30-50°。经踏勘在西河附近小梁上发现宽约10米的铅锌矿化角砾岩带。目前还未对其作进一步工作。
区内铅锌矿矿石构造以角砾状为主,局部为块状、脉状、网脉状。角砾成份较单一,主要为白云岩和硅质白云岩,砾径一般5-100㎝,最大者达3米以上,未见明显蚀变现象;胶结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重晶石、萤石、沥青质及白云岩粉沫等成份。矿石矿物主要有闪锌矿、菱锌矿、方铅矿,少量黄铁矿,辉银矿。
本区铅锌矿化特征与其西南侧同处扬子地块边缘的四川天宝山、大梁子大型铅锌矿床的产出层位、含矿岩石及矿化特征相似,可同密西西比式铅锌矿床对比。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带规模大,矿化类型好,含矿层位区域延伸范围广,具良好的找矿前景。(资源评价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