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04-24
三秦远古生物化石展厅建成开放
4月22日,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三秦远古生物化石展厅正式开幕。该展厅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主办,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陕西自然博物馆承办。展厅以系统性收藏、研究与展示三秦古生物化石为核心,是集科研、科普、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公共平台,展厅的建成标志着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利用迈入新阶段。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天雄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秋雯,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蒋波出席开幕式。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事业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陕西自然博物馆主要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部分中学生代表近200人参加开幕仪式。
查看更多 -
04-17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走进西安南开高级中学举办科普进校园活动
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携手西安南开高级中学,于4月15日举办了“地球演化的见证者—化石和矿石”地学科普活动。活动旨在拉近同学们与地球科学的距离,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查看更多 -
03-18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争做秦岭生态保护卫士”主题科普活动
在西安市第十二个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周即将来临之际,为增强青少年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3月17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在西安雁塔铭城小学举办了“争做秦岭生态保护卫士”主题科普活动。活动通过知识讲座、有奖问答以及矿石标本观察等丰富多样的环节,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秦岭的生态价值与保护意义,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查看更多 -
03-12
陕西省2024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审查会圆满召开
2025年3月5日至7日,陕西省2024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审查会在西安市召开,会议由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主办,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承办。省自然资源厅矿保处副处长黄佳岗主持会议,省自然资源厅矿保处处长王德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负责人及有关技术专家和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查看更多
新的生产环境 新的安全措施 确保安全生产
发布日期: 2015-10-22 作者: 来源: 浏览数:1003
    物探野外作业大多在高山峻岭、深沟陡坡、丛林荆棘、高寒缺氧、大漠风沙等艰险地区,而今年实施的陕西省大中型城市浅层地热能调查项目电测深工作区却分布于城市及周边城乡接合地带。城市中各类管网交织、道路纵横、人员密集且无序流动、机动车非机动车流量大、各类干扰严重等复杂的交通环境,给项目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影响,以往行之有效的野外安全生产办法、经验及应急预案,已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环境的变化。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项目组成员齐心协力,认真研究施工现场的各类情况、仔细分析,总结出一套城区电法安全施工方面的有效措施,确保了安全生产,其具体做法:
    一是工作人员穿戴明显安全标识。作业人员上岗全部身穿反光背心,必要时佩戴袖章等明显标识,向过往车辆、行人等提醒自己的存在、具体位置及运动状态,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是工作区设置安全警示牌。电法测站采用隔离桩围挡保护,并悬挂安全警示牌提醒;发电机、供电导线接头等重点部位,用隔离桩与外围隔离,并设挂“有电请勿靠近”警示标志牌,提醒过往人员、车辆请勿靠近。
    三是导线铺设尽量紧贴地面,分段压实。跑极沿线全程设置隔离桩,分段悬挂安全警示牌,安全员全程巡视;导线通过硬化路面,采用专用橡胶软管包裹,并有专人看管,以防导线被过往车辆碾压破损或被车轮缠绕拖拉绷断而伤及附近行人;收、放导线过程必须保持导线紧贴地面,禁止远距离拉拽,防止导线悬空,避免伤及过往人员。
    四是野外施工组织严密,确保每一个安全事项落实到位。每个作业段,技术负责、野外生产指挥、台班长亲自进行实地踏勘,要求踏勘做到仔细、准确、具体,明确测站放置在什么位置、导线多大极距通过十字路口、安全标志牌悬挂在什么地方、隔离桩摆放的具体地段、沿线及十字路口巡视人员的巡视范围等。在每个作业段正式作业前,对工作进行详细安排,实际作业时台班长还要沿途逐项落实,待一切安全工作就绪后方可正式作业。
    五是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台班长是本台班第一安全责任人,负责全面检查台班生产环节安全,全面落实台班安全责任,不留死角,为施工安全筑起了安全屏障。
    六是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结合“安康杯”竞赛活动的开展,对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安全知识考核、安全技能培训,强化了新环境下安全生产的意识,使得项目组对安全生产管理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有力保证了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物探所的此种做法值得中心各所学习借鉴,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根据工作区的具体情况、具体环境,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才能对安全生产真正起到作用,也只有把安全生产牢记心中、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常抓不懈,才能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新情况、新条件下,保证野外生产的安全推进。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项目组成员齐心协力,认真研究施工现场的各类情况、仔细分析,总结出一套城区电法安全施工方面的有效措施,确保了安全生产,其具体做法:
    一是工作人员穿戴明显安全标识。作业人员上岗全部身穿反光背心,必要时佩戴袖章等明显标识,向过往车辆、行人等提醒自己的存在、具体位置及运动状态,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是工作区设置安全警示牌。电法测站采用隔离桩围挡保护,并悬挂安全警示牌提醒;发电机、供电导线接头等重点部位,用隔离桩与外围隔离,并设挂“有电请勿靠近”警示标志牌,提醒过往人员、车辆请勿靠近。
    三是导线铺设尽量紧贴地面,分段压实。跑极沿线全程设置隔离桩,分段悬挂安全警示牌,安全员全程巡视;导线通过硬化路面,采用专用橡胶软管包裹,并有专人看管,以防导线被过往车辆碾压破损或被车轮缠绕拖拉绷断而伤及附近行人;收、放导线过程必须保持导线紧贴地面,禁止远距离拉拽,防止导线悬空,避免伤及过往人员。
    四是野外施工组织严密,确保每一个安全事项落实到位。每个作业段,技术负责、野外生产指挥、台班长亲自进行实地踏勘,要求踏勘做到仔细、准确、具体,明确测站放置在什么位置、导线多大极距通过十字路口、安全标志牌悬挂在什么地方、隔离桩摆放的具体地段、沿线及十字路口巡视人员的巡视范围等。在每个作业段正式作业前,对工作进行详细安排,实际作业时台班长还要沿途逐项落实,待一切安全工作就绪后方可正式作业。
    五是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台班长是本台班第一安全责任人,负责全面检查台班生产环节安全,全面落实台班安全责任,不留死角,为施工安全筑起了安全屏障。
    六是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结合“安康杯”竞赛活动的开展,对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安全知识考核、安全技能培训,强化了新环境下安全生产的意识,使得项目组对安全生产管理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有力保证了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物探所的此种做法值得中心各所学习借鉴,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根据工作区的具体情况、具体环境,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才能对安全生产真正起到作用,也只有把安全生产牢记心中、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常抓不懈,才能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新情况、新条件下,保证野外生产的安全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