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04
副院长张晓团一行赴韩城野外项目一线调研指导工作
6月26日至27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带队赴韩城市“陕西1∶5万西庄镇幅、河津幅(省内)矿产地质调查”项目调研指导工作,院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查看更多 -
07-01
多方联动护化石 科普宣传入民心
近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联合志丹县自然资源局、志丹县公检法等单位,在县城政务服务中心门前广场、双河镇广场开展系列古生物化石科普活动,以实际行动筑牢化石保护防线。
查看更多 -
07-01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第三党支部
为进一步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地质找矿野外一线落地生根,6月30日,矿产中心第三党支部商洛野外党小组赴丹凤县留仙坪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筑牢地质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查看更多 -
06-30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组织相关干部开展
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6月27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组织科级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赴革命根据地照金,开展红色教育研学实践活动。
查看更多
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阶段性成果正式发布
发布日期: 2016-12-12 作者: 来源: 浏览数:1325
11月24日,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大厅,陕西省国土厅、陕西省地调院对我中心承担的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调查项目阶段性成果正式发布。
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自7月份以来,经过三个多月的野外调查工作,先后开展完成了1:5万遥感解译5019平方公里,1:2000无人机摄影测量600平方公里,1:5万天坑群地质遗迹调查400平方公里,洞穴探测5.5公里,编制了图册及专题片,取得了阶段性调查成果。
通过对重点工作区(600平方公里)采取遥感解译、地面调查、大比例尺无人机航测及洞穴探测等工作,新发现地质遗迹资源200余处,其中天坑49处,漏斗50余处,洞穴50余处,其它如峰丛、洼地、石林、地缝、峡谷、湖泊、石芽等岩溶地貌景观60余处。集中分布于汉中市宁强县禅家岩镇、南郑县小南海镇、西乡县骆家坝镇、镇巴县三元镇四个区域。其中,镇巴县三元镇和南郑县小南海镇集中区天坑最为密集,岩溶地貌景观形态最为完整,分布有单体规模最大的镇巴圈子崖天坑、形态最典型的镇巴天悬天坑、坑底有原始森林的南郑伯牛大型天坑。另外,西乡县骆家坝镇集中区则发育有雄伟壮观的天生桥。
项目开展初期,我中心特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国际洞穴联合会、亚洲洞穴联盟、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捷克洞穴协会、法国洞穴联盟、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专家及湖南、广西等地的探险家先后参加项目的野外调查、论证及研究等工作。
专家认为,汉中天坑群在地理位置上属我国亚热带岩溶北界的典型代表,以天坑为主的岩溶地质遗迹景观,类型齐全,生态系统良好,具“稀、奇、峻、雄、险、秀”之风景特色,具有科学性、典型性、稀有性、观赏性、保存程度及可保护性等资源属性。天坑群在数量上位居世界前列,达到了世界级地质遗迹标准。另外,天坑群地质遗迹呈现出地面与洞内景观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游览空间,并与人文、生态及红色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旅游资源配置格局,具备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探险科考、科学研究、科普教学等多种功能。
我中心下一步将对宁强县禅家岩镇、南郑县小南海镇、西乡县骆家坝镇及镇巴县三元镇四个地质遗迹集中区展开进一步调查与对比研究,继续对天坑群开展多部门多专业综合调查,加强对地质遗迹集中区基础地质、岩溶水文地质等调查工作,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促进成果应用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