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07-04
副院长张晓团一行赴韩城野外项目一线调研指导工作
6月26日至27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带队赴韩城市“陕西1∶5万西庄镇幅、河津幅(省内)矿产地质调查”项目调研指导工作,院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查看更多 -
07-01
多方联动护化石 科普宣传入民心
近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联合志丹县自然资源局、志丹县公检法等单位,在县城政务服务中心门前广场、双河镇广场开展系列古生物化石科普活动,以实际行动筑牢化石保护防线。
查看更多 -
07-01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第三党支部
为进一步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地质找矿野外一线落地生根,6月30日,矿产中心第三党支部商洛野外党小组赴丹凤县留仙坪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筑牢地质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查看更多 -
06-30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组织相关干部开展
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6月27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组织科级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赴革命根据地照金,开展红色教育研学实践活动。
查看更多
袁道先院士一行考察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座谈会
发布日期: 2016-12-26 作者: 来源: 浏览数:792
    12月20日下午4点,袁道先院士一行考察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座谈会在汉中市举行,会议时长两小时。陕西省地调院、陕西省地调中心、汉中市政府、汉中国土局、汉中市水利局、汉中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等有关部门参加。
    座谈会学术性、专业性强,对于各相关部门、单位今后合理、高效、有目标地开展工作具有长远的指导性意义。袁道先院士首先对我国岩溶地貌与国外(英国、加拿大、菲律宾、加勒比、地中海等)岩溶地貌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比,阐述了我国岩溶地貌的特点。通过项目汇报及观看影像片,袁院士特别指出项目目前对岩溶形态缺乏系统观察、总结。岩溶形态最常见的有146种,包括宏观的、微观的,地表的、地下的,溶蚀的、沉积的,并指出需进一步进行技术深入挖掘或者逻辑性总结,而并非一般的描述,具体到宏观的、微观的,比如微观的溶痕、溶沟、溶槽,还要进行配套,对照岩溶学名词词典,查明天坑群岩溶形态种类,表明要把项目做细做深,这是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袁院士对项目基础地质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还要进一步分析、清晰地表达碳酸盐、非碳酸盐,可溶岩、非可溶岩相互配置的空间格局,这样对岩溶作用造成的原因才会有一个较好的分析,建议项目做1:5万基础地质工作,在地质图上用颜色清楚地标出碳酸盐、非碳酸盐,一目了然。
    从生态角度,袁院士从开发旅游景点,建设国家地质公园方面提出目前洞穴保护工作不到位,指出当地坡耕地相当普遍,砌墙保土工程做的不够,并以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了水土流失对岩溶洞穴的危害,强调及时处理洞口垃圾及废水,环保、水利、林业、农业部门相互合作,采取措施保护洞穴。同时给出科学建议,防止水土流失砌墙保土工程量大,建议采取生物链,以金沙江上游水土保持为例,在洞口种植植物,不仅防止水土流失还可补充氮肥,一举两得。
    座谈会始终,袁院士一直强调亚热带岩溶地貌边界问题,指出汉中天坑群作为中国最北面典型的峰丛洼地值得关注,其构成了亚热带岩溶地貌的北部边界,具有世界意义,建议各相关部门、单位、人员扩大视野,准确定位,争出成果。
    座谈会学术性、专业性强,对于各相关部门、单位今后合理、高效、有目标地开展工作具有长远的指导性意义。袁道先院士首先对我国岩溶地貌与国外(英国、加拿大、菲律宾、加勒比、地中海等)岩溶地貌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比,阐述了我国岩溶地貌的特点。通过项目汇报及观看影像片,袁院士特别指出项目目前对岩溶形态缺乏系统观察、总结。岩溶形态最常见的有146种,包括宏观的、微观的,地表的、地下的,溶蚀的、沉积的,并指出需进一步进行技术深入挖掘或者逻辑性总结,而并非一般的描述,具体到宏观的、微观的,比如微观的溶痕、溶沟、溶槽,还要进行配套,对照岩溶学名词词典,查明天坑群岩溶形态种类,表明要把项目做细做深,这是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袁院士对项目基础地质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还要进一步分析、清晰地表达碳酸盐、非碳酸盐,可溶岩、非可溶岩相互配置的空间格局,这样对岩溶作用造成的原因才会有一个较好的分析,建议项目做1:5万基础地质工作,在地质图上用颜色清楚地标出碳酸盐、非碳酸盐,一目了然。
    从生态角度,袁院士从开发旅游景点,建设国家地质公园方面提出目前洞穴保护工作不到位,指出当地坡耕地相当普遍,砌墙保土工程做的不够,并以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了水土流失对岩溶洞穴的危害,强调及时处理洞口垃圾及废水,环保、水利、林业、农业部门相互合作,采取措施保护洞穴。同时给出科学建议,防止水土流失砌墙保土工程量大,建议采取生物链,以金沙江上游水土保持为例,在洞口种植植物,不仅防止水土流失还可补充氮肥,一举两得。
    座谈会始终,袁院士一直强调亚热带岩溶地貌边界问题,指出汉中天坑群作为中国最北面典型的峰丛洼地值得关注,其构成了亚热带岩溶地貌的北部边界,具有世界意义,建议各相关部门、单位、人员扩大视野,准确定位,争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