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07-04
副院长张晓团一行赴韩城野外项目一线调研指导工作
6月26日至27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带队赴韩城市“陕西1∶5万西庄镇幅、河津幅(省内)矿产地质调查”项目调研指导工作,院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查看更多 -
07-01
多方联动护化石 科普宣传入民心
近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联合志丹县自然资源局、志丹县公检法等单位,在县城政务服务中心门前广场、双河镇广场开展系列古生物化石科普活动,以实际行动筑牢化石保护防线。
查看更多 -
07-01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第三党支部
为进一步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地质找矿野外一线落地生根,6月30日,矿产中心第三党支部商洛野外党小组赴丹凤县留仙坪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筑牢地质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查看更多 -
06-30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组织相关干部开展
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6月27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组织科级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赴革命根据地照金,开展红色教育研学实践活动。
查看更多
商南赵川—湘河一带晶质石墨矿调查评价项目激电测量野外纪实
发布日期: 2017-05-22 作者: 来源: 浏览数:1171
地球物理调查所2017年承担陕西省商南赵川-湘河一带晶质石墨矿调查评价项目的激电测量任务。电法工作区地处商南县湘河镇湘河一带北岸,河底水流湍急,地形陡峭,荆棘密布,自然环境为在该区开展激电测量工作设了一道“坎”。同时,单位针对石墨矿采用电法工作方法开展矿调工作尚属首次,在项目前期试验过程中,由于工区石墨矿发育且电阻率低,使用激电中梯方法接收信号弱,不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这给项目工作构成了第二道“坎”。
项目组面对这两道“坎”不等不靠,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一股狠劲,以“方法试验”与“精细管理”为抓手,争取找矿突破。
整整半个月的方法试验,薛胜利、杨渊、郑康等项目人员早出晚归,坚守在每个技术节点上。针对石墨矿,项目人员利用激电仪、GDP32电法工作站等多种不同仪器进行了激电中梯、近场源三极、温纳装置和自然电位测量等多种方法试验,及不同参数的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对。项目人员白天坚守在工作现场,晚间挑灯夜战处理资料,终于确定利用近场源三极装置、极距AO=40m时观测精度高,矿体细部特征信息容易被识别。这一方法的应用,使得项目组顺利跨过了技术上的坎,也为在秦岭山区针对石墨矿开展电法工作积累了技术经验。
对于“自然环境”这道坎,项目组一是召开会议,集体讨论解决办法,对好的建议进行细化、完善、推广;二是重视精细踏勘与后勤保障工作,每日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三是项目负责以身作则,亲临实地,根据工作需要现场随时合理调配工作人员,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项目日常管理严格,工作措施具体得力,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大前提下,工作进度按计划向前推进。
项目组面对这两道“坎”不等不靠,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一股狠劲,以“方法试验”与“精细管理”为抓手,争取找矿突破。
整整半个月的方法试验,薛胜利、杨渊、郑康等项目人员早出晚归,坚守在每个技术节点上。针对石墨矿,项目人员利用激电仪、GDP32电法工作站等多种不同仪器进行了激电中梯、近场源三极、温纳装置和自然电位测量等多种方法试验,及不同参数的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对。项目人员白天坚守在工作现场,晚间挑灯夜战处理资料,终于确定利用近场源三极装置、极距AO=40m时观测精度高,矿体细部特征信息容易被识别。这一方法的应用,使得项目组顺利跨过了技术上的坎,也为在秦岭山区针对石墨矿开展电法工作积累了技术经验。
对于“自然环境”这道坎,项目组一是召开会议,集体讨论解决办法,对好的建议进行细化、完善、推广;二是重视精细踏勘与后勤保障工作,每日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三是项目负责以身作则,亲临实地,根据工作需要现场随时合理调配工作人员,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项目日常管理严格,工作措施具体得力,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大前提下,工作进度按计划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