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07-04
副院长张晓团一行赴韩城野外项目一线调研指导工作
6月26日至27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带队赴韩城市“陕西1∶5万西庄镇幅、河津幅(省内)矿产地质调查”项目调研指导工作,院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查看更多 -
07-01
多方联动护化石 科普宣传入民心
近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联合志丹县自然资源局、志丹县公检法等单位,在县城政务服务中心门前广场、双河镇广场开展系列古生物化石科普活动,以实际行动筑牢化石保护防线。
查看更多 -
07-01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第三党支部
为进一步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地质找矿野外一线落地生根,6月30日,矿产中心第三党支部商洛野外党小组赴丹凤县留仙坪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筑牢地质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查看更多 -
06-30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组织相关干部开展
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6月27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组织科级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赴革命根据地照金,开展红色教育研学实践活动。
查看更多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油页岩富集规律研究和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评审获优秀
发布日期: 2018-09-05 作者: 能源矿产勘察所 吴欣 来源: 浏览数:1486
8月24日,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科技处组织对我中心提交的《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油页岩富集规律研究和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进行了评审。评审专家组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张晓团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赵东宏研究员、西北有色地矿集团有限公司刘平教授、陕西省煤田地质有限公司何进军高工等组成。专家在认真审阅报告文字、图件的基础上,听取了成果汇报,进行了交流答疑,认为该报告全面反映了区内三叠系油页岩的最新研究成果,为鄂尔多斯东南部油页岩勘查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系统评价三叠系油页岩资源潜力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该项目所取得成果,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评审,综合评分为91分,定为优秀级。
该项目为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公益性科研项目,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成果资料研究,在修编1:25万地质图的基础上,明确研究区油页岩赋存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73段和91段,并总结了该段在研究区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变化规律。报告提出四个创新点,创新点1:通过盆地演化模拟研究,总结了油页岩构造热演化史,确定了油页岩成矿有利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创新点2:据油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得出长73和91油页岩沉积时期为超富营养湖,气候温润,生物繁盛,古湖泊生产力强的时期。创新点3:首次在区内优选出适合性强、预测精度较高的地球物理测井SVM神经网络法解释模型,为快速评价油页岩提供了经济便捷的技术方法。创新点4:首次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对油页岩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评价,基本摸清了我省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油页岩资源潜力。填补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对油页岩矿种资源潜力评价的空白。项目共取得了1项新发现,4项创新,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提交审稿1篇,培养了4名油页岩研究人才。
该项目为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公益性科研项目,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成果资料研究,在修编1:25万地质图的基础上,明确研究区油页岩赋存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73段和91段,并总结了该段在研究区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变化规律。报告提出四个创新点,创新点1:通过盆地演化模拟研究,总结了油页岩构造热演化史,确定了油页岩成矿有利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创新点2:据油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得出长73和91油页岩沉积时期为超富营养湖,气候温润,生物繁盛,古湖泊生产力强的时期。创新点3:首次在区内优选出适合性强、预测精度较高的地球物理测井SVM神经网络法解释模型,为快速评价油页岩提供了经济便捷的技术方法。创新点4:首次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对油页岩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评价,基本摸清了我省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油页岩资源潜力。填补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对油页岩矿种资源潜力评价的空白。项目共取得了1项新发现,4项创新,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提交审稿1篇,培养了4名油页岩研究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