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04-24
三秦远古生物化石展厅建成开放
4月22日,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三秦远古生物化石展厅正式开幕。该展厅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主办,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陕西自然博物馆承办。展厅以系统性收藏、研究与展示三秦古生物化石为核心,是集科研、科普、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公共平台,展厅的建成标志着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利用迈入新阶段。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天雄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秋雯,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蒋波出席开幕式。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事业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陕西自然博物馆主要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部分中学生代表近200人参加开幕仪式。
查看更多 -
04-17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走进西安南开高级中学举办科普进校园活动
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携手西安南开高级中学,于4月15日举办了“地球演化的见证者—化石和矿石”地学科普活动。活动旨在拉近同学们与地球科学的距离,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查看更多 -
03-18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争做秦岭生态保护卫士”主题科普活动
在西安市第十二个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周即将来临之际,为增强青少年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3月17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在西安雁塔铭城小学举办了“争做秦岭生态保护卫士”主题科普活动。活动通过知识讲座、有奖问答以及矿石标本观察等丰富多样的环节,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秦岭的生态价值与保护意义,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查看更多 -
03-12
陕西省2024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审查会圆满召开
2025年3月5日至7日,陕西省2024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审查会在西安市召开,会议由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主办,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承办。省自然资源厅矿保处副处长黄佳岗主持会议,省自然资源厅矿保处处长王德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负责人及有关技术专家和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查看更多
“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民法典主题宣传活动进校园、进乡村
发布日期: 2022-06-14 作者: 矿产勘查评价所 韩奎 鲁麟 孙万龙 摄影:刘能 田科 贾忠胜 来源: 浏览数:153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广大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按照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工会委员会关于开展民法典主题宣传活动的要求,近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镇安县杨泗镇—东川镇钨钼多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与“陕西金堆城—宁陕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成矿规律与找矿选区研究”项目组在项目驻地和文家小学开展了“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的民法典主题宣传系列活动。
2022年5月29日,在镇安县木王镇米粮村项目驻地,项目组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重要讲话。通过学习交流,大家对民法典的重要地位、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如何抓好落实等方面有了深刻认识。大家一致认为,知法是用法的前提,民法典要实施好,需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让其更好发挥作用。

项目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的重要讲话
2022年5月29日,在镇安县木王镇米粮村项目驻地,项目组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重要讲话。通过学习交流,大家对民法典的重要地位、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如何抓好落实等方面有了深刻认识。大家一致认为,知法是用法的前提,民法典要实施好,需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让其更好发挥作用。

项目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的重要讲话
6月1日,在镇安县木王镇文家小学,项目组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播放短视频和向教职工及家长微信群发送民法典相关挂图和漫画等各种方式,向全校15名教职工和20余名家长代表开展了民法典主题宣传。韩奎同志代表项目组介绍了民法典主题宣传活动的背景和目的、民法典的立法沿革、民法典的编章结构等内容。随后,项目组向学校赠送了2022最新版《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汇编》图书。文家小学吴承仕校长在活动中表示:“本次民法典宣讲的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围绕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等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规进行宣传,让我们教职工和家长提高了学法用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次民法典主题宣传内容图文并茂、简单明了,宣传用品直观适用,宣传载体时代感强,强化了群众对《民法典》的认知和理解,增强了群众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权益、化解矛盾纠纷、采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和信心,同时在项目野外驻地及周边学校、乡村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